网站首页
手机版

三部门:启动第二批科技小院及科技小院集群建设

更新时间:2024-04-21 08:53:00作者:佚名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中国科协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支持建设第二批科技小院及科技小院集群的通知。通知明确,三部门决定在支持建设第一批科技小院的基础上,启动第二批科技小院及科技小院集群建设,持续推广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引领带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


  通知明确了建设重点:一是强化战略导向。聚焦农业强国、乡村全面振兴以及区域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在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主产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重点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以及黑土地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地区等区域开展科技小院建设,主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和农民增收。


  二是强化集群布局。鼓励以产业体系或县域为单元,立足当地特色产业基础和高质量发展急需,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面向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关键链条,系统性布局科技小院网络,探索集群发展,全面提升服务能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区域产业链“线”的优化升级,带动县域经济“面”的全面进步。以科技小院集群发展创造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范例。


  三是强化交叉协同。突出学科交叉、校地协同、产教融合、校际合作,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在科技小院建设发展中的作用,多方互动,协同共育,多向赋能。鼓励农业博士、硕士以外的其他相关专业学位探索推广科技小院模式,实现科技小院育人升级和拓展,拓宽科技小院人才培养覆盖面、科技创新领域和服务功能。


  四是强化国际合作。鼓励科技小院培养单位探索农业科技与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新模式,以国际师资团队参与技术指导、留学生入驻小院等形式加强科技小院国际交流合作。鼓励各培养单位建设海外科技小院,拓展高校参与的“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共建平台,促进科技小院建设的国际化发展,为全球农业高层次人才培养输出中国模式、传播中国经验。


  通知中提到,第二批科技小院根据组织形式分以下两类:一是单个科技小院。包含农业产业类科技小院,聚焦区域内的主导农业产业,推广普及先进农业技术,以涉农专业为主,研究农业生产或全产业链过程中的实际生产问题。以及综合类科技小院,聚焦当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方面,鼓励多门类多类别多学科共建,合作研究解决乡村振兴过程中“三农”问题。


  二是科技小院集群,聚焦农业生产或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以牵头院校为主体组建科技小院集群,打造多学科联合攻关、农业技术转化推广的综合性创新平台。按照服务对象属性不同,分为区域科技小院集群和产业科技小院集群。重点支持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以及农技推广力量薄弱地区建设科技小院集群。


  通知要求,建设单位应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不限于农业专业学位授权点)。每个单位根据年度专硕研究生招生数量情况按额度登记建设单个科技小院。专硕年度招生数小于100(不含100)人的,培养单位可登记建设科技小院不超过20个;专硕年度招生数在100~500(不含500)人之间,培养单位可登记建设科技小院不超过80个;专硕年度招生数大于等于500人以上的,培养单位可登记建设科技小院不超过170个。每个单位科技小院集群不超过5个。


  通知还要求,每个科技小院须有1位以上学术水平高、实践能力强、与当地有一定合作基础的专业学位导师担任首席专家,且组建的小院专家团队不少于2位。每个科技小院派驻研究生不少于3人,其中常驻小院学生不少于2人(每年入住时间不少于120天,完成100篇日志)。每个科技小院须有一个依托合作单位,如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协会、合作社、园区等。依托合作单位提供科技小院师生的基本食宿条件和安全保障。每个科技小院须有基本的运行经费保障,保证支持小院师生的交通费及入住学生的生活补贴(最低标准为每生每天50元,按实际入住天数计算)和人身保险等。每个科技小院集群至少包含5个及以上科技小院(含已运行和拟新建,每个科技小院仅能参加1个集群)。


  

为您推荐

2024年北京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发布

据“首都教育”微信公众号4月23日消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今日发布。 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坚持免试就近的原则,小学入学采取登记入学为主、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相结合的方式,小升初采取免试、按志愿派位的方式。北京市将进一步优化入学服务平台,让数据多跑路、家长少跑腿,努力做到“一网通办”,推进入学工作更便

2024-05-03 15:41

教育部: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 为中小学教师减负

近日,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为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近日印发通知,对开展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为中小学教师减负专项整治工作作出部署。 《通知》明确了专项整治的范围和目标。集中整治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和工作随意进入校园情况,以及社会事务进校园过程中重留痕轻实效的形式主义,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事务进校园审批报备制度

2024-05-03 15:41

如何护航千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之路?

编者按 毕业,是最美的乐章;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个人发展,牵动千家万户。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79万,再创历史新高。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哪些变化?如何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光明日报记者会同中国人民大学调研组,深入北京、四川、浙江等20余个省区市的政府部门、高校和用人单位,面向近百名高

2024-05-03 15:41

校企联动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落地生金”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继续来关注正在举行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今年论坛期间,首次设立了高校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如何能让更多实验室的创新成果加快转化形成符合市场需求的产业新动能和新质生产力?一起来关注。 在今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的现场,共有来自全国一百多所高校和百余家企业的负责人现场交流。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等六大领域的科技成果,吸引着各方的关

2024-05-03 15:41

教育部:建立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常态化报告工作机制

每年开学季开展一次辍学全覆盖调研、严防学生“名在人不在”——教育部:建立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常态化报告工作机制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常态化报告工作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建立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常态化报告工作机制,严防学生“名在人不在”脱离学校教育与管理,导致其遭受侵害或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通知》指

2024-05-03 15:41

博物馆研学,在行走的课堂中品读世界

春光正好,万物复苏,不少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研学旅行的“大课堂”。近日,全国各地的大小博物馆里,中小学生研学团的身影渐渐多起来。学生们在博物馆中与展藏亲密接触,聆听专业的讲解,参与有趣的活动,在一场场知识盛宴中感受历史文化和自然世界的博大精深。 博物馆,不仅是历史文化、自然科学等资源的承载平台,也是发挥教育功能的公共设施。随着近两年博物馆

2024-05-03 15:40

加载中...